放養方法
一放養日齡。一般夏季為30日齡春秋季45日齡冬季5060日齡。具體要看雞群健康狀況羽毛生長情況和當時當地氣溫情況而定。建議在蘆花雞種雞場及研究所購買做完相關免疫程序的脫溫育成雞相對可以提高成活率和降低育成成本。
二飼養密度。在12周齡前每畝放養蘆花雞80只左右為宜12周齡以后每畝降為4060只左右。密度太大會令雞只覓食不飽致使補料增加提高飼養成本。蘆花雞產品風味也將大打折扣。嚴重時還會造成面源污染甚至影響果園生產。每群雞規模最好不超過500只。
三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1、放養季節與初期放養注意事項。蘆花雞放養最好從春季開始
至秋后結束。開始放養時要選擇天氣晴朗無風在中午前后讓雞到雞舍附近活動13小時。以后逐日延長放養時間一直到雞只適應果園內環境時即可全天候放養。太陽落山前應將雞召回雞舍。
2、補飼。一般在雞舍內或附近補飼。放養第一周早、中、晚各喂1次第二周中午、晚上補喂1次。以后每天早上放牧前不喂迫使雞只外出覓食中午酌情補喂1次晚上根據雞只嗉囊充盈度而確定飼料補給量讓雞吃飽。補飼一般用五谷雜糧、糠麩及人工飼養的蚯蚓、昆蟲等。為使雞群定時歸巢和方便管理補飼時采用吹哨子或敲飼料桶的方法訓練召集雞群。
3、供水。放養雞采取自由飲水方式供水。除在雞舍內設置飲水器外在放養區域內分散放置適量飲水器飲水器要經常保持清潔衛生。
4、光照誘蟲和人工繁殖昆蟲喂雞。夏、秋季節夜間可在雞舍前安裝燈泡誘蟲讓雞捕食以補充雞只動物性蛋白質之需。也可采用人工繁殖昆蟲的方法補飼具體作法是在果園林間地上挖寬約1.5米長1.8米深0.5米的土坑底鋪一層稻草其上鋪一層豆腐渣然后再鋪一層牛糞或干豬糞面上蓋一層泥土。每天澆一盆洗米水。一周后即可生蟲翻開讓雞啄食即可。食完再蓋好泥土照樣澆洗米水可繼續生蟲利用。這是一種既解決雞只動物性蛋白質不足又達到翻耕果園土地增加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的一舉兩得的方法。
5、防獸害和盜竊。在雞棚外懸掛燈泡使雞舍周圍通夜明亮再在雞舍旁搭個小棚子養幾只鵝或狗當有動靜時鵝鳴狗吠對防獸害和盜竊有一定作用。
6、防止農藥中毒。果園養雞一般不打農藥但當噴灑農藥時應把雞只圈養在雞舍以免農藥中毒。噴藥7天后方可再放養。
7、疾病防治。雞是經濟動物當雞只發病后治療費用超過自身經濟價值就沒有意義。因此散養蘆花雞的疾病防治主要是搞好防疫衛生。一是每天清掃雞棚及附近雞糞保持飼料、飲水衛生。二是定期用草木灰、生石灰或復合酚、碘制劑、氯制劑等消毒藥物對雞舍、環境等進行消毒。三是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種疫苗詳見附后的免疫程序表。四是定期用球蟲粉和腸道廣譜驅蟲藥驅除線蟲、球蟲、絳蟲等寄生蟲。
8、果園林地凈化。果園林地養雞2年后要停止養雞12年進行翻耕消毒讓園地自然凈化待恢復長草后再放養蘆花雞。
9、合理催肥適時上市。當蘆花雞達到120日齡以后可適量增加玉米、小麥、谷物等能量飼料催肥。當蘆花雞生長至150天以后
肥度適中時就可結合市場價格適時上市先出售公雞再出售母雞。這時雞肉中的營養成分、芳香物質、鮮味素的積累已經達到含量標準是體重、質量、成本三者的最佳結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