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雞光照要注意
1、.雞群未達到適宜體重之前不應使用光照刺激。若對輕于體重標準的雞群進行光刺激產蛋,則將生產小于正常的蛋,并使高峰產蛋減少或過高峰期產蛋下降。
2、從育雛到蛋雞淘汰全過程的光照制度要認真執行,不能隨意改變光照時間。
3、光照制度和飼養制度結合起來,效果更好,如育雛期減少光照和限制飼養結合起來控制體重和性成熟;產蛋初期增加光照和提高營養水平結合起來以提高產蛋量等。
4、增加光照時一次不能超過1小時,否則容易發生脫肛。
5、光照時間的控制多采用自控燈裝置-計時器,也可人工定時開關燈;光照強度的控制一般采用調壓變壓器,也可通過更換燈泡瓦數大小簡單控制。
6、開放式雞舍需人工補充光照時,將人工補充的時間分早、晚各補充一半為宜。
7、燈泡高度距地面2米以上,以防人員碰到;一般要求帶反光罩。
二、初產蛋雞的光照管理
雞群首次增加光照時間的確定:當雞群見到第一枚蛋后開始增加雞群的光照時間和強度,來促進雞群的統一開產。過早的增加光照,導致雞群性成熟過早,開產提前,蛋重偏小,高峰期低而且持續時間短;過晚的增加光照,性成熟晚,開產時體重增加導致雞群產蛋率偏低,初產期蛋重增加,很容易造成脫肛和啄肛的增多,形成不必要的損失。
光照時間的調節方法:隨著光照的不斷刺激,雞群會逐漸的開產。當雞群的產蛋率停滯不前或表現上升緩慢時,則需要增加光照的時間。一般都是按0.5小時/周的幅度增加光照的時間,會取得很好的產蛋效果。隨著光照的增加,雞群產蛋逐漸上升,依次類推,進行調節光照,直到增加到16.5小時為止雞群的產蛋率到達產蛋高峰并且維持整個產蛋高峰期。
到了產蛋后期,產蛋率在80%以下時,為了充分發揮雞群的性能可以將光照的時間提高到17小時,直到產蛋結束。但在雞群淘汰前最好進行5-7天的育肥過程,以增加淘汰期的養殖效益。
三、補光制度
光色應用合理:光色不同,波長各異,對產蛋雞的影響也不同。試驗證明,在其它飼養條件都相同的條件下,養在紅色光線下的母雞要比其它顏色光線下的母雞產蛋率明顯提高,一般可提高20%左右。
時長穩定得當:給蛋雞補充光照一般從19周齡開始,光照時間要由短到長,以每周增加半小時為宜。當每天的光照時間達到16小時時,應保持穩定光照,不能時長時短,最好的辦法是每天早晚各補充一次光。
光強均勻適宜:對于正常的產蛋雞,所需要的光照強度一般為2.7瓦。多層籠養雞舍為使底層有足夠的照度,設計時照度應提高一些,一般為每平方米 3.3~3.5瓦。所以,雞舍內安裝燈泡應在40~60瓦為宜,一般燈高2米,燈距3米。雞舍內如果安裝兩排以上燈泡,應交叉排列,靠墻的燈泡同墻的距離,應為燈泡間距的一半,還應注意隨時更換破損燈泡,每周將燈泡擦拭一次,以使舍內保持適宜的亮度。